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

城市



今晚 Flat 147 的三個台灣女孩跟來自希臘,英文發音超好聽的Charis、西班牙的可愛女孩Cristina、超有南美洲韻味的墨西哥女孩Ximena,還有很有想法的羅馬尼亞女孩Ioana一起吃飯。台灣地區代表推出了番茄炒蛋、青椒肉絲、三杯雞以及很專業的雞湯,希臘地區代表則是帶了很酷的菠菜燉飯配上還不錯吃的起司。茶餘飯後聊起了蘇格蘭獨立的議題,又順帶的提到了英國根深柢固的南北問題,覺得太有趣決定來記錄一下。

Cristina的男朋友是蘇格蘭人,受到男友影響的關係,她提出了很多支持獨立的蘇格蘭人的想法。我相信世界上不管任何國家都一樣,首都的民眾總是會覺得高人一等。當英國政府將一些在北方的產業轉移到南方後,北方的死活似乎就不那麼重要了,講白一點,大部分的資源都在這些南方的有錢人手上,北方的勞工階層幾乎不被重視。但是蘇格蘭的有錢人跟倫敦的有錢人想法不太一樣,他們明白自己能有一番成就跟整個社會有很大的關聯,所以他們重視社會福利、尊重弱勢族群的權益,認為若英國政府不願重視北方,加上對社會的價值觀有極大差異的狀況下,獨立對他們而言是很棒的選擇。
可惜公投沒過,其中有很多複雜的因素(例如蘇格蘭獨立後與歐盟的關係)或許是我們這些外人無法揣測的!

英國人可以很明顯的從一個人的口音判斷這個人來自南方北方,間接的推斷其教育水平、社會地位等。南方由於有劍橋、牛津這兩間擁有悠久歷史充滿人文氣息的頂尖學府,口音清楚好懂且滿氣質,北方口音則帶有中下階層專屬的一種濃厚腔調。Charis當過四年的英文老師,再加上媽媽是英國(倫敦)人的關係,她操著一口非常標準,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是南方的口音。買東西的時候常常被店員問是不是南方人,於是她現在講話的時候都會盡量不要字字分明,因為不想讓曼徹斯特本地人感到厭惡。請想像一下一個新聞主播刻意學周杰倫講話,大概就是那種感覺XD。

這時候我問了,可是曼徹斯特不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嗎?這個城市應該也有一定地位不是嗎?

是的,由於工業革命的關係,這個城市最一開始就是以勞工階級為大宗。曼城人非常明白這個城市的根源,也對自己所處的階級非常滿意,甚至感到驕傲。路邊隨處可見的垃圾桶,上面的蜜蜂LOGO,就代表著一個個認真工作的市井小民!即使曼徹斯特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國際化、富裕的城市,但他們並不忘本。"The bee on our new bins represents the working man of Manchester, who would never sneer at his job, and neither should I."



因此他們對於相較之下較不尊重社會底層的南方人(尤其是倫敦人)會顯得比較不屑。相反地,南方的天龍人會認為那只是酸葡萄心理罷了。

想了想,台灣雖然也有類似的問題,但似乎沒有這麼嚴重。不過台灣真的太小了,實在很難想像這個國土比台灣大7倍、歷史悠久幾百倍的國家,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。貧富差距、階級鬥爭、政治與財團的勾結(經濟重心南移)... 這些事情在世界各國都正在發生著,我想很多事情不是沒辦法解決,是背後的某些人讓它們「不可能」被解決吧,哈哈!這個世界上好多議題太複雜,我的腦袋無法乖乖的什麼也不去想,想了卻又難過覺得無解,只好默默的希望,自己總有一天能做出一些什麼事情,不敢說改變社會,至少讓某些人能感到快樂就好了。

P.S. 雖然覺得倫敦人這樣很不應該,我自己卻也常常會因為身為一個台北人而感到驕傲,好矛盾啊!!

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

人參啊

你真的永遠不會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,任何面向都是。

這是最近得到的大大體悟,雖說體悟,我依然搞不懂其中的脈絡!

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

離家之前

距離出發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!

從來就不會因為環境變化感到不安,我的個性實在是隨性到了極點。什麼事情都隨遇而安,真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好事?剛好認識了一個未來的同學,成大統計系畢業的,因為同年所以很聊得來,每次都覺得兩人個性差好多喔!她是那種凡是都要經過縝密查詢、計畫的人,而我呢,你懂的,永遠秉持著「沒差啦死不了」得態度。這樣某方面來說算是互補吧?
昨天跟她吃飯的時候聊到為什麼想讀行銷,她說她想做量化研究(因為統計背景的關係),而我剛好是個對質化研究超級有興趣的人,現在想想還真是有趣!

領了畢業證書之後才能開始面對大大小小的事,除了申請簽證等雜事,也越來越常跟未來同學在網路上互動,終於真的開始有要出國唸書的感覺了。每次都覺得我人生的成長之路實在是太順遂,好像沒特別遇過大低潮或挫折,大概是因為我生在一個很棒的家庭吧。

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

Two movies about life

昨天馬拉松式無縫接軌的看了兩部很棒電影,《救救菜英文》、《白日夢冒險王》。

只記得看的時候心情很澎湃,但還沒有時間去消化他們,也不知道那些澎湃感是哪來的。電影結束的時候大概十點半吧,莫名的不想回家,還想立馬將兩部電影的原聲帶都買下來,結果就跑去敦南誠品了。
逛了唱片行才發現菜英文的原聲帶台灣買不到,然後白日夢在博客來買還送2014年曆,最後在誠品買了剛出的火影忍者67集,好低俗喔在充滿文學氣息的誠品買日本少年漫畫。

這篇網誌的初衷是想要說電影很好看還有音樂很好聽,為什麼最後會扯到漫畫去?

好喜歡北歐的樂團所營造的那種壯闊感喔,聽到Of monsters and men 的時候簡直快哭惹!

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

no music no life

有時聽到音樂會感動到想哭,只是因為編曲真的太美
有時會後悔沒走音樂這條路,浪費上天給我的好耳朵

但對於自己未來想做的事情,卻也充滿了期待與幹勁

興趣太廣泛到底是好是壞啊

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helpless

事情好多、壓力好大。為了一些事,死撐著,硬是把自己的未來延後再延後,卻什麼辦法也沒有。
我好無助,尤其是沒人能在身邊的時候,一個人面對無法控制的情勢,只能歇斯底里的叫著。

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

I just wanna feel this moment!

真的很喜歡美國那些藝人互相合作來合作去的,如果兩人都很紅,可以激出很棒的火花,最好兩人原本的音樂風格不同,可以吃到不同的市場。而如果一個紅一個不紅,能不能藉此幫新人打響知名度就是一個考驗了。

光頭痞哥Pitbull有很多一聽就知道是「會紅的」模式的歌,只要beats夠強、有韻律的rap、一兩句琅琅上口的副歌,Billboard Top 100根本就不是問題。之前找過拉丁美洲的女神Skakira合作過 "Get It Started"、後來跟J.Lo合作的"On The Floor"根本就成為夜店神曲,Youtube點閱破六億卻還讓人聽不膩!

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,Pitbull真的不會讓人失望耶!三月多的時候,他出了一首應該是在描寫自己心聲的"Feel This Moment",和得過五座葛萊美獎的Christina Aguilera合作,我覺得超適合!因為歌詞讓我想到Christina Aguilera之前演的《舞孃俱樂部》,一個出身不高但是卻努力往上爬,終於成功受到眾人矚目,享受大家的掌聲及歡呼的藝人,不就跟"Feel This Moment"的歌詞不謀而合嗎?



第一次在廣播上聽到這首歌,嚇了一大跳,那不是我超愛的一首老歌,a-ha "Take On Me" 最經典的旋律嗎!竟然被Pitbull拿去用!這兩首歌的味道很不一樣,而且"Take On Me"是一首情歌(雖然聽起來不太像,可能那個年代的情歌是這樣啦哈哈XD)

晚上為了想寫這篇結構鬆散的網誌,就又再多聽了幾次。
實在太被旋律所吸引,於是上網找了譜試圖自彈自唱,鋼琴跟吉他都試了,很不容易耶!他的唱法跟節奏都很特殊,好像還要加點echo才會有味道,討厭啦我好想把這首練好喔...太久沒彈吉他,換chord很不順,太久沒碰鋼琴,低音譜記號又忘光了,哭哭~~



I just wanna feel the moment when music is all around!